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研究

时间:2014-04-01 15:28 点击:
摘要:从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的客观联系中去把握理论课教学的价值目的,才能确立起科学合理的过程评价机制。从理论教学的核心价值目的出发,对理论课过程评价标准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评价标准的科学性

  摘要:从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的客观联系中去把握理论课教学的价值目的,才能确立起科学合理的过程评价机制。从理论教学的核心价值目的出发,对理论课过程评价标准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评价标准的科学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评价;改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价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重要内容。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的核心,既是评价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要素,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能否得出科学结论的关键。因此,构建符合时代要求、遵循教育规律、易于具体操作、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现状。

  我国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领域的研究相对不成熟,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本学科特色的教学评价体系,所以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评价目的不清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双重目的,一是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二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就二者的关系来看,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而实际情况则往往是把理论知识的灌输摆在首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却置于其后,出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知识化倾向。这就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缺乏现实针对性,至于通过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究竟明确些什么、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究竟产生何等影响,这些原本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的问题并没有作为评价的最重要的标准。

  (二)评价指标设计存在缺陷。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较为抽象和概括,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科学有效地评价实属不易,因此就必须把这些抽象的目标具体化,并依此来制定具体、可行、有效的评价指标,而且要求评价指标的内涵必须清晰,能紧密结合教师的教学实际,只有这样才能起到评价的真正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它各个科目的教学评价指标基本一样,也都包含教学态度、教学效果、教学方式等几个方面,体现不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特殊性。

  (三)评价方法缺乏多样性量化评价。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通常只是依靠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例如,由学生和教师填表、打分,或者召开部分学生、教师参加的座谈会,请专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意见等方法。这些评价方式主观性强、局限性大,难以真实反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貌。比如,评价结果的不同,并不能反映不同评价结果背后所隐含的复杂教学现象的具体内容,而相同的评价结果也不能说明其背后所对应的不同教学现象就是相同的。

  (四)评价重结果轻过程。我国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研究和实践的历史并不长,而且主要是在政府的政策推动下进行的,这使得评价实践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管理主义”倾向,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本身关注的自觉意识。另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近期效果可以通过学生成绩、同行、专家的反馈意见体现,容易操作,而长期效果只能通过用人单位等社会组织进行评价,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追踪难度大,评价工作就很难实施,因此经常被忽视。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改革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是一项重要内容,涉及许多指标内容和技术要求。面对以往教学评价中所存在的问题,应当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提出相应对策,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